Author: 孫保忠 Steven Sun

年末了,將風險管理納入明年策略規劃:介紹IAM 三步驟 (2/2)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正規的評估中洋洋灑灑幾百項風險因子,專家人員不只必須根據嚴重性和頻率一個一個進行分類評等,還必須設計將質性轉量化數據的工具,幫助我們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決策時,能夠維持客觀判斷。

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談了風險管理三步驟“IAM”中的第一步辨認(Identify),進行了發散性思考、腦力激盪的工作,接下來,開始進入評等(Assess)的階段,將前一步驟的風險因子進行分類整理。

分類沒有固定法則,大公司有符合複雜體制的謹慎分類,小公司也有適合小規模的靈活架構,風險管理人員會依根據不同的組織體質和需求,去量身設計最適宜的分類架構。不過,以通用性而言,建議你可以用「嚴重性」和「頻率」兩個標準,對每一個風險因子做分類評估。

如我們之前評析晶華飯店事件時(見:兩次跌跤,給企業的公關與安全雙重警示)分享的風險評估矩陣:

 

可以看到,在這個風險評估矩陣裡面,直軸代表頻率,橫軸代表嚴重性,依照不同等級分成1至5分。將每一個風險因子的頻率和嚴重性級分兩兩相乘,最後依據分數得到四種風險類別

一、藍色(分數1-3分):「不常發生、影響很小」

二、綠色(分數4-9分):「很少發生、影響很大」或「很常發生、影響很小」

三、黃色(分數10-15分):「較少發生、影響很大」或「較常發生、影響很小」

四、紅色(分數16-25分):「最常發生、影響最大」

分類之後,就可以開始淘汰、篩選風險因子,並決定該進行什麼處置。也就是本文介紹IAM三步驟中的最後一步:管理(manage)

 

計算、判斷、制定防衛風險等級和應對措施

第一類藍色因子最溫和,如果你的風險管理等級沒有像商業巨頭Apple或國家安全機關一樣拉到這麼高(這點後面我們會更仔細說明),幾乎可以忽略這一類風險。

第四類紅色的風險因子,對你影響深重而且發生機率高,要不是會讓你稱霸一方的大紅機會,要不就會是讓你損失慘重的警戒危機,無庸置疑是你率先要思考、預先規劃利用的項目,至於可以怎麼利用、化危機為轉機,是另外一個課題,當另文再談。

而第二類綠色和第三類的黃色因子,才是最tricky、最講求風險管理專業的部分。請問:大家都知道要「防患於未然」,但是「防患」的等級到底要設定在哪裡?

舉一個例子來說吧,劉老闆是大稻埕迪化街的百年中藥供應商,擁有總計上百萬元珍奇稀有的中藥材,小心翼翼地鎖在地下室的冰櫃裡。劉老闆知道,停電是一個會造成資產損害的風險因子,謹慎負責的他,便未雨綢繆地買了蓄電池或發電設備。

果不其然,台北市發生大停電了。但當時劉老闆憑過去經驗判定,該街區最多停電不會超過5小時,因此把設備防衛等級設定在6小時,天知道這次停電卻不幸地足足停了8小時,冰櫃裡的珍貴藥材腐壞超過1/3,損失慘重。

很多人會將這類事件視為「運氣不好」,認定下次應該不會再這麼倒霉碰到了吧,摸摸鼻子就算了。但是,這些人沒有發現,(像劉老闆這樣)憑過去經驗「沒發生過」的判斷偏誤,以及缺乏客觀事實、嚴謹計算的假設,就像義大利那些在危險活躍火山旁居住過日子的民眾,都是一種盲目的「賭」。

現在,擺在劉老闆面前的大哉問是:該不該因為這次大停電,把冰櫃的防衛等級拉高到8小時?

劉老闆必須考慮的事情是,下次台北還會發生這麼長時間的停電嗎?如果會,又是多久之後可能會發生?如果要提高,意味著要準備更多電池、購買更好的設備、準備更多柴油...,當然都是有效的風險防治措施,但也都是必須支出的成本,值得為了這麼低頻率的風險因子投注嗎?

To be or not to be, 當中的平衡該如何拿捏,防衛等級該怎麼制定,正是風險管理的奧妙之處,也是專業人員訓練之所在。 在風險管理中,不會只有「停電」這一單項需要考慮,正規的評估中洋洋灑灑幾百項風險因子,專家人員不只必須根據嚴重性和頻率一個一個進行分類評等,還必須設計將質性轉量化數據的工具,幫助我們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決策時,能夠維持客觀判斷。

 

管理風險的三大原則

受限於這篇文章的篇幅,我們無法談太深入專業的量化工具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信切磋。但是,文章最後,在此倒是可以分享三個管理風險(特別是負面風險)的大原則:轉移、分散、控制。

1 轉移風險
基本邏輯:把可能會發生的損害,轉嫁給第三方

例如中藥行劉老闆曾經因為供應商delay,以至於他無法按時提供客戶需要的藥材,要付給客戶一筆違約賠償金,那麼,劉老闆可以考慮和供應商簽“back-to-back”契約,將所有因供應商疏失而產生的損失金額,轉由供應商自己負擔。或是像我們之前分享過的文章(見:中小企業必備:3個險種,分散90%負面風險若你是科技業,擔心員工洩漏正在開發新產品的內幕消息,或是做跨境電商擔心商品在運送過程損壞超過國際理賠上限,可以購買員工誠實險、貨物運輸險,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。

2 分散風險
基本邏輯: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

以供應鏈管理為例(請參考:談供應鏈的深度、高度和廣度),大忌是只有和單個供應商合作,因為一旦對方出現閃失(無法按時交貨、合約談不攏、坐地漲價...),你就整組供應鏈賠下去了。所以,同時在賽局裡維持2-3個供應商,分散貨源或下游,是較安全的做法,當A廠有閃失時可以由B廠緊急cover,反之亦然;此外,維持2-3個玩家,也可以適時發揮議價、互相制衡的作用。

3  控制風險
基本邏輯:將發生風險的機率降低

例如說,一個中油小員工誤觸按鈕,居然就可以讓臺北電力大癱瘓,那麼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,中油可以在員工按鈕前多一道甚至三道確認程序,降低員工誤觸的機率。停電還是小事情,其它衝擊更嚴重的風險,如滿載乘客在半空中飛行的飛機解體,就攸關機上每位乘客的寶貴性命。這意味著,航空公司必須對人員和設備執行最高的風險管理等級:例如,確保駕駛艙有正副二位機長(分散風險的概念),並且對兩人做行前清醒測試,或是即使飛機零件沒有任何異狀,只要達到一定哩程數就全部更換,都是嚴格控制風險的做法。

預先思考,制敵機先

這次分享就先到這裡。說了這麼多,其實說穿了,風險管理最重要的概念還是「提早準備」,很多狀況別人乍看之下是紅色危機,其實只要預先思考佈局,都是大紅轉機。預防勝於治療已經是老生常談,問題愈早處理,就愈好解決,只是我們總是忙碌於當前的業務,疏於危機預防;或者即使想及早處理,又擔心資源不夠,到頭來,反而付出更大代價。

建議你,在明年的策略規劃中納入風險管理項目吧!及早掌握先機,解決威脅,是踏實成功的不二法門。若需要專業協助,歡迎您隨時跟我們聯絡。

年末了,將風險管理納入明年策略規劃:介紹 IAM 三步驟 (1/2)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一般組織通常將「策略規劃」和「風險管理」分成兩塊,交給不同的單位負責管理。像是手上握有威力強大的神器,它有兩個零件,但你始終以為這只是兩個零件、把它們分開使用...

從開站以來,我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過許多風險管理的基本觀念:像是沒有目標就沒有風險管理(文章連結);風險是分成正面的機會和反面的威脅(文章連結);有時也分享在今天網路世界中,影響力越來越巨大的聲譽風險(文章連結)。

很快地,到了歲末, 又是各組織開始新的一年度annual planning的季節,是時候來談談「策略風險」這個議題,分享一些實務操作了。

我想先說的是,很多事情我們做了很久之後,在當中變得很習以為常、很理所當然,但一旦認真思考,就會發現頗不合理。

比如說:很少有組織在annual planning策略規劃的時候,會將風險管理這個項目也一併放入會議流程當中。

這像什麼呢?這就像假設我們Xilienz團隊明年的目標是攻上玉山山頂,年終開會決定了要走哪一條路線,但對於明年政府封路管制的消息釋放、保險要在什麼時候買、什麼季節有比較高的機率下雨、有沒有其他團隊可能和我們撞期、在特定季節哪個路段會遇見哪些美麗或危險的野生動物...,卻一概不知、不問、不關心。

為什麼會這樣?

原因是,一般組織通常將「策略規劃」和「風險管理」分成兩塊:「策略」交給行銷、業務部門去訂,而「風險」就給財務、法務經理去管。再用一個比喻來說,你手上有一件強大神器的兩個零件,但你始終以為這只是兩個零件、把它們分開使用,這是多麼可惜的浪費?換言之,把進攻性質的策略和輔弼性質的風險管理分開考慮,等同讓他們分開作戰,牽制彼此能量。

因此,所有的組織都需要學習如何貫通風險管理跟策略規劃,用策略的意涵去看待並管理風險

策略風險管理(SRM):定期更新的連續程序

「策略」是達成目標的途徑,而去衡量控制在途中可能會出現、會影響你達成目標概率的內外部事件和狀況,幫助你更快、更輕鬆達成目標,就是策略風險管理(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)。

策略風險管理和策略的規劃、執行密不可分,但它並不是那種做好一次就可以收工回家的事情,畢竟全球環境變動頻繁,攸關的風險有可能過了一夜就徹底改頭換面。策略風險管理是一種必須定期更新的連續程序──就像你電腦裡的作業系統,以及世界上每一件會讓你真正獲得收穫的事一樣。

要多久算是「定期」?我的建議是,和一般風險管理工作一樣,要是情況順利,一年跟著策略規劃做一次、兩次也許就夠了。但是,萬一出現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,例如iPhone問世翻轉世人對智慧型手機的想像,假如你是Nokia,就必須立刻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。

那麼,策略風險管理要進行的工作有哪些?

最骨幹的三步驟是IAM:指認(Identify)、評估(Assess)、管理(Manage),以下我們會一一來說明。 

Identify:全面雷達掃瞄風險因子

步驟一是指認風險因子。「策略」是達成目標的途徑,因此,有目標就會有策略;在你確立策略後,風險管理人員會進行稱為「雷達掃描」的工作,為你把通往偉大航道上所有潛在的、攸關的風險因子掃描出來,列在雷達圖上。操作這步驟工作的方法有很多種,我們在這裡就挑最簡單的一個,用一張圖來跟大家說明。

依照這張圖,將風險因子分成四大類,一一進行地毯式的偵查搜索:

第一類(直接風險): 衝擊市場地位,直接影響目標達成率的風險因子。

第二類(間接風險)外部環境,如政治、政策法令、大環境經濟…等不直接相關,但會影響目標達成率的風險因子。

第三類(可控內部管理): 內部管理面,可以組織內部各單位自行決定、控制,會影響目標達成率的風險因子。

第四類(不可控意外事件): 人力不可控制的意外事件(incident),自然事件等會影響目標達成率風險因子。

像進行腦力激盪一樣,這階段請盡可能發散思考、天馬行空,只要一想到就立刻寫下來。先不用理會這件事的機率有多低(如彗星撞地球),或是規模有多小(如飲水機濾心過期),只要你腦中出現任何一件事會影響到你的策略,就值得寫上去。

萬一你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放開來思考,那麼,有三個動腦的出發點可以提供操考:

  • 歷史經驗法。過去在我身上發生過。
  • 同業經驗法。過去在同業身上發生過,或是產業圈的案例。
  • 情境模擬法 (IF法則)。如果台灣網路電纜突然斷掉,要怎麼辦?如果大地震造成停電一週,我們可以應付嗎?如果類似SARS的嚴重傳染病蔓延,30%員工被隔離在家一周,公司是否依然能夠運作?

在此順道向大家提一個重要的觀念:曾經有人向我反映,用情境模擬做風險管理,對於商業組織來說過於不切實際、勞民傷財。但其實,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說,第三點反而才是最值得著力的——而且頂尖商業組織都會特地針對情境模擬做實地演練。原因很簡單,三個字:「灰犀牛」。和機率極低、但會帶來毀滅性衝擊的黑天鵝相對,所謂灰犀牛,是那些其實顯而易見、卻被故意視而不見的危機。你覺得類似SARS的大規模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發生是電影情節嗎?試問當年的H1N1今天都演化成H10N9了,類似的大規模怎麼可能不會再發生呢?它必然會發生,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,你要在事情發生前開始主動規畫,還是事情發生後再倉皇反應,是每個用心的領導者都應該主動思考的問題。

好的,一般來說,在第一階段「辨識Identify」步驟結束,你的紙上雷達圖會掃到300到500個風險因子。該拿這些風險因子怎麼辦?下一步該怎麼做呢?

下一篇文章,我們就要進入的是 IAM裏「評估(assess)」和「管理(manage)」的程序。

又見孩童在校遭襲擊:從安全管理觀點談校園安全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是時候,我們認真思考校園安全這件事了...

不幸的,又見 校園傷童 事件了。前天台南有一位20歲女子,帶著7把美工刀,到一家幼兒園廁所割傷4歲小朋友的手臂,當場被逮後,昨天竟然又到附近的國小,以同樣手法犯案,用刀劃傷7歲男童。與2015年北投文化國小女童割喉命案一樣,兇嫌都是躲在學校廁所,伺機傷害手無寸鐵、毫無反抗能力的學童,而且是無特定對象的隨機犯案

作為一名以 校園安全風險防治 為己業的人,看見又有小朋友在校園裡被攻擊受傷了,除了不捨,也一時湧上許多話想說,和大家分享安全管理的一個最重要基本觀念。

台灣 校園安全事件 接連發生,而且頻率越來越高。根據台南市教育局的說法,學校與警方訂有「維護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」,已經加強孩童上下學期間學校周邊的巡查和門禁管理,並檢視校園安全防護和緊急應變機制,同時與衛生局合作聯繫,掌握社區內危安因子。

但即使如此,還是有小朋友在學校裡面遭到攻擊。雖然校方每次都承諾會加強防範,但是,從安全管理的角度看來,無論警方再怎麼加強巡邏,圍牆設備再滴水不漏,類似事件還是極可能再度發生...

因為這些措施都忽略了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觀念:阻隔

何謂阻隔?

所謂阻隔,是指將「保護對象」和「可能造成傷害的人事物」進行隔離。可以分為時間阻隔和空間阻隔:

A. 空間阻隔

基本上,校園圍欄或大門進出管制的存在,都是為了進行隔離;但現在強調「友善校園」,開放社區居民進入活動,便較難在空間上隔離「閒雜人等」。即使如此,開放範圍最好和小朋友的活動範圍分開,避免場域重疊、接觸。

B. 時間阻隔

或者,如果學校開放校外人士進入學校活動,那麼,開放時間必須和有小朋友在校的時間錯開,必要的話,兩個時段之間也可以像電影院一樣進行清場。

我們細想這幾宗校園孩童受傷事件,可以發現,這些兇嫌進入校園,幾乎有如入無人之境,根本沒有人把他們攔下來!如果在制度、環境上落實阻隔的觀念,看到 不應該出現的人,在 不應該出現的空間、不應該出現的時間 出現,都會比較容易警覺、第一時間處置。但如果沒做好阻隔,任警衛再小心、家長再擔心,任大家再步步驚心,都於事無補。

誰應該被阻隔?

但誰是不應該出現的人?也就是說,誰是要被阻隔的 「陌生人」?

專業安全管理中定義的 陌生人,是沒有被「授權」進入校園的人。他可能是教職員的朋友,也可能是孩子的親戚。因為,只因為他是學校的家長,或是常見的面孔,就不會是犯罪人嗎?

舉前陣子的事件為例,有位女老師跟男朋友發生感情糾紛,男朋友就來學校找女老師,跟警衛說他是XXX的男朋友,居然就順利進入了學校,後來就在校園對女老師進行攻擊。雖然受害對象是女老師,但是,設想另外一種情況,這名憤怒的男子也可能會傷害學校裡脆弱的學童,不是嗎?

校園安全健檢

陌生人進入校園,對孩童安全造成威脅。(Photo: Kenming Wang/Flickr)

只要是不被授權進去學校的人,都屬於陌生人,都屬於「不安全」的存在。更何況現在社會壓力頗大,某些人在心智低潮的時候,會讓他「失去理智」,失去原有的行為準則或道德立場,讓他在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狀態下產生犯罪行為。而這些人,可能是一個不熟悉的親切鄰家大哥哥,如鄭捷,或是你熟悉的某些鄰舍。

怎樣做到阻隔?校園安全健檢

怎麼樣做到阻隔呢?其實,每間學校的狀況都不一樣,位置地點、學生人數、人口組成...都是會影響到校園安全風險的評估項目。因此像台南教育局全體一套適用的「維護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」,在我看來,是非常不切實際的,更不用說校園安全演練經常淪為形式,只剩下重複演練單調劃一的腳本。

唯一能杜絕類似傷害事件再發生、最有效的防治方式,是各校延請專業人員進入校園第一線,進行完整的 校園安全健檢,以國際級安全標準,實地檢測  校園安全四大環節,量身打造安全補強設計,找到弱點,才能有效防範。

校園安全健檢

最後,引用著名安全管理專家Don Rondeau說的話:「我們必須要認清,我們的孩子上課學習的環境,是非常容易受攻擊的。」

加強校園安全,不是要把小孩生活學習的環境變成監獄,而是要有效保護小朋友,讓他們快樂、健全的學習長大。台灣的小朋友一天有超過六、七個小時待在學校裡,重要的校園安全,必須要靠校方、專業人士、家長和小朋友,大家一起共同鞏固。

(Front photo:Kelvin Wang/Flickr)

小公司也要做風險管理嗎?好處是什麼?一次解答風險管理三大哉問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2017年已近尾聲,很多公司開始為接下來的一年制定年度大計了,在擬定計畫目標的同時,你想過和目標攸關的風險嗎?

一直以來,當我在各式商務場合分享策略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時,都會遇到專業人士前來,向我詢問各種問題。時間一久,我發現有特定幾個問題經常出現,也許代表著大家普遍都對此感到疑惑。藉著本期電子報,我將這些問題整理了一下,挑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三個問題,一次向大家好好地說明清楚。

1. 我是個小公司,也要做風險管理工作嗎?

簡答:趨吉避凶

詳答:

根據我的了解,會丟出這個問題的人,多半都誤以為 「風險」是一件不好的東西,只有規模夠大的公司才會遇到風險。因此,在這裡我們要釐清的是,在最廣泛的定義上,風險是「和你有關的不確定性」。它可以是正面的,也可以是負面的;正面稱為機會,反面則稱為威脅。

而全面掃描潛在風險因子,辨識出哪些不確定性和你有關,評估正反面和衝擊影響, 就是風險管理人員的高度專業工作。這些專業人員的價值,不只在於提供一份詳盡的報告書,而是協助你將機會極大化,威脅極小化,提高組織達成目標的概率。

2. 我想做風險管理,第一步是?

快問快答:危機意識

詳答:

人是一種「心存僥倖」的生物。氣象報導說會下雨但就是沒帶傘,科學研究總說喝酒致癌但從不覺得和自己有關,全國離婚率近半卻自認自己的婚姻會一生一世...心理學家說這叫做樂觀偏誤,經濟趨勢學者稱它叫灰犀牛,不管它叫什麼,它們都在試圖告訴你一件事——對於那些已經存在、而且明擺在眼前的威脅,我們常常視而不見

風險管理始於危機意識的建立。大自新科技發展、 景氣波動、國家政策,小到員工監守自盜、對手挖角、機房停電,都是遲早會發生的「灰犀牛們」,一個能帶領公司前進成長的領導者,應該要對這些問題預先思考、主動防治解決,而不是等到它終於發生後再匆忙應付,將事件責任推給下屬,或外部環境。

3. 做風險管理的好處是什麼?

快問快答:贏得先機

詳答:

老麥肯錫們常說,找不到解決方法,是因為問錯了問題。 這話對於風險管理也適用:對於危機,我們該問的問題,不是它「會不會來」,而是它「什麼時候會來」和「用什麼方式來」

身體要定期做健康檢查,公司也是。風險管理就像為公司進行「未來健檢」,幫助你提早發現日後會發生的問題——畢竟,大家都明白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問題愈早處理,就愈好解決, 否則,最後往往要付出慘痛代價 。

在實務上, 沒有任何一個頂尖風險管理專家能夠幫你把風險降到零(誰能停止太平洋熱帶氣旋形成?或預測下一波新型高傳染性病毒爆發傳染? ),這也就是說,危機會發生(請記住這五字箴言),但如果公司能夠採用專業人員和工具來訓練團隊預做準備,那麼,當危機發生時,就能使衝擊降到最低,讓企業營運迅速回到正軌,你搶到的黃金時間有多長,在接下來的日子勝過競爭對手就有幾倍。

2017年已近尾聲,很多公司開始為接下來的一年制定年度大計了。我建議務必在制訂策略和目標的同時,將攸關的風險因素,同時納入年度計畫的制定流程之中,及早辨識市場變化、評估風險,以掌握先機與因應威脅,達事半功倍之效。

亡羊補牢沒有錯,但是要付100倍學費…可能讓企業王國一夕崩盤的「聲譽危機」(2/2)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蓋洛普研究,要吸引一個新客戶,要付出的成本是維持老顧客的六倍。TQC的經驗法則指出,要彌補外部錯誤,成本是預防錯誤的100倍...

當社會期待和企業作為之間有落差,而且這個落差被揭穿、呈現在大眾眼前,棘手的「聲譽危機」就發生了。建議的緊急處置方式,如上篇品牌聲譽是一種大眾期待…讓企業王國一夕崩盤的「聲譽危機」之一提及:

(1)成立專責的危機處理小組;

(2)預先控制媒體標題;

(3)評估「落差」發生在哪裡?有多大?要怎麼補回來?

彌補錯誤,是預防錯誤的成本100倍

 然而,不管事後的緊急危機處理做得再好,都比不上平時的風險管控。

蓋洛普研究,你要吸引一個新客戶,要付出的成本是維持老顧客的六倍。TQC的經驗法則指出,你要彌補外部錯誤,成本是預防錯誤的100倍。

「聲譽危機」一旦發生,消費者信心動搖,對企業的傷害就造成了;事後的補救,只是花費更多「學費」去亡羊補牢。要阻止那些原來可以避免的「危機」發生,要在不可避免的危機發生時,有力量扭轉乾坤、讓原本的危機變成你逆風而上的「機會」,並沒有方便之道,平時穩紮穩打的風險管理,才是不二法門。

通常越是天才的領導人,危機處理能力就越差。執行長Munoz面對聯航聲譽危機,發布「提火加油」的email,即使事後改口,聯航的市值仍然蒸發200億,也斷送自己的職涯前途。

危機有多順利解決,端看平時有多注重管理風險

怎麼做呢?原則上來說,我們可以從防守面,和積極面進行:

一,在「防守」面上,定期訓練不同層級的核心管理人,以情境演練的方式,讓風險變成一種「可以預期」的情況,強化應付高度壓力情況的能力,避免危機發生時手忙腳亂、越說越錯。

二,平時提升企業、符合品牌觀感。前面提到,「聲譽危機」會發生是因為利害關係人的期待和企業實際作為有差距,這樣的「落差」就是潛在風險。請記住:「總有一天潮水會退」,不只營造出的聲譽會滑落到符合實際的程度,還會附加消費者的嚴厲懲罰。

三,「期待落差」之所以出現,有時候並不是企業宣傳假象的緣故,也可能是因為消費者喜好、市場期待轉變的關係。例如現代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環保、勞工權益、循環經濟議題,連帶使越來越多企業正視自己的社會責任。時代更迭、市場規則也會轉變,企業經營者的責任,就是隨時注意到轉變的跡象,想辦法讓自己跟上時代。

四,在企業內部設立一個管理聲譽風險的專門人員。這個人要負責定期市場調查,監控外界和內部對公司的期待變化,並在危機發生時,擔任最重要的內部協調腳色。如果你去問一般企業管理人,「你們誰負責管理聲譽風險」?通常他們會回答你:CEO。

但我想,這通常代表的是沒人負責這個重要工作吧?

 

 

 

提早規劃準備,面對好聲譽風險,讓公司化危機為轉機:

最Smart的準備方式:租一個經驗豐富的風險管理長

提早進行演練!公關危機企業內訓課程

像敵人一樣思考:模擬實戰「紅隊作業」

品牌聲譽是一種大眾期待…可能讓企業王國一夕崩盤的「聲譽危機」(1/2)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聲譽危機的其中一個特徵是,起初看來可能只是一個內部處置不當的小漩渦,轉眼間,卻在媒體、社群平台上變成一個巨大強烈的風暴,而且在未來的數年間將持續壟罩公司,讓公司繼續付出代價...

還記得今年(2017)年四月美國聯合航空事件嗎?美聯因為超賣機位、又不當使用暴力把旅客硬拖下機,被乘客拍下PO上網,引發全球民眾憤慨。週二股市一開市,聯航股價便失控暴跌,全日累跌超過1.1%(最多超過4.4%),等同2.5億美元在一天內蒸發。

並不誇張。現代企業80%的資產是無形的,拿我們人手一機的iPhone來說,2016年蘋果的市值6170億美元,但在資產負債表上目前資產和物業廠房等傳統有形資產加起來,卻只有21.6%。超過3120億美元的資產,來自蘋果這間科技公司在利害關係人心目中的市場價值,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、強烈的投資人信心、和極緊密的顧客關係。

Apple用戶黏著度高,富比世品牌價值排行榜連續七年奪冠

無形資產可以為公司吸引更多人才、培養更緊密的顧客關係,還能同時帶來更多銷售業績,進一步再提高企業資產,是很有力量的正向循環。但於此同時,看不到又摸不著的無形資產也特別脆弱,只要一次危機,可能就全部毀於一旦──

特別是毀在來勢洶洶、越來越具破壞性的「聲譽危機(Reputation Risk)」手裡。

讓企業王國一夕瓦解的聲譽危機

「需要做很多好事累積聲譽,但要失去它,只消做一件壞事。」對現在的企業而言,班傑明富蘭克林300年前說過的這句話,比任何時候都要適用。年初聯航的例子,其實是企業「聲譽危機」的最佳範例。

什麼是聲譽危機呢?廣義來說,是企業因為道德、安全、品質、創新度…等不名譽事件,導致企業品牌價值受損,而連帶造成利潤損失、增加營運或管制成本的風險。

聲譽危機的其中一個特徵是,起初看來可能只是一個內部處置不當的小漩渦,轉眼間,卻在媒體、社群平台上變成一個巨大強烈的風暴,而且在未來的數年間將持續壟罩公司,讓公司繼續付出代價。

那也就是說,隨著品牌價值等無形資產的比重越來越高,網路社群平台快速傳播消息的推波助瀾,「聲譽危機」對現代企業來說越來越普遍,也越來越棘手,造成的後果,更是越來越嚴重。麥肯錫季報指出,2010到2017年間,美國《富比士》100大企業被媒體報導的標題中包含「危機」二字,比過去十年整整多了80%。另外一份針對亞太地區200位風險管理人的內部調查統計,聲譽危機在去年(2016)是所有風險/危機中,讓企業蒙受最嚴重財務損失的一項。只要想想聯航的例子,便不難理解為什麼。

當聲譽危機發生時...

閉上眼睛想像,你站在辦公室裡,周遭是人多嘴雜、錯亂不一的外界訊息。媒體記者開始出現在你的辦公室大廳。股東開始打電話氣急敗壞地質問你。更糟的是,你的競爭對手會把這次事件視為搶走消費者的大好機會,扭轉你們之間的競爭局面。

在聯航事件後,網友惡搞西南航空的宣傳台詞:「我們打擊競爭對手,不是你」。顯示當一方蒙受聲譽危機時,就是另一方奪取市場的大好良機。

你會怎麼做?一般來說,越是表現良好的企業、越被視為天才的管理者,危機處理能力往往就越差,因為欠缺經驗的緣故。

因此,你該怎麼做?首先,盡快成立緊急應變小組,對眼前狀況與威脅進行沙盤推演。其二,既然聲譽風險往往是媒體/社群平台上推波助瀾的後果,所以務必將心力多放在媒體操作上,分享一個黃金原則:與其被動反應今天的消息報導,不如主動改善明天的頭條。

第三,「聲譽」從廣義來說,是一種大眾觀感和期待。會發生聲譽危機,往往是因為公司的實際作為,和社會期待發生了落差。舉例來說,說以客為尊的航空公司,卻發生了拖旅客下機的事件;打著「健康安心」招牌的頂新製油,應該為我們的食品安全把關,卻把餿水油送進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肚子裡。想像一下,在「果粉」心目中被視為移動式裝置創新之神的蘋果公司,如果有一天,被踢爆作品抄襲,會對這間公司的傷害有多大?

所以,這時候除了(1)成立專責的危機處理小組,(2)預先控制媒體標題,管理人還必須評估「落差」有多大?要怎麼補回來?最好的方式當然是提升自己去符合外界期待,初期可能會產生一筆可觀成本,但長遠來說,會加強無形資產,增進正向循環;如果可行性低,就只好降低外界的期待。

下篇快速連結:

亡羊補牢沒有錯,但是要付100倍學費…讓企業王國一夕崩盤的「聲譽危機」之二

不改變,就掰掰:用樂高打造商業模式,迎接下一個企業盛世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商業競爭瞬息萬變,你的商業模式還是一成不變嗎?

Xilienz 創辦人&CEO |  孫保忠Steven

你可能也察覺到了,「商業模式」這個詞,在這10年間突然形成了一股全球熱潮。先是在新創圈被用來打造組織和探索利基的「神器」,然後漸漸蔓延到大牌企業,成為龍頭巨擘們,因應新時代、新科技、新市場的思考工具

因為,在這個新時代,不改變,就掰掰。商業環境變化,跟光速一樣快,而消費者口味,變得比光速更快。

假使企業摀住耳朵不聽,遮住眼睛不看,不管規模多大、資源多雄厚,都等著被時代的巨輪碾壓淘汰。而懂得調適的小公司,雖然規模遜色、資源短缺,卻因為可以順應時代,因而殺出重圍,最後勝出。

大家都掛在嘴邊卻沒人了解的商業模式(Business Model)

所以,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意思?

如果真要追究,商業模式概念最早的淵源,可以追溯至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(Peter Drucker)1994年寫的一篇文章。雖然在這篇文章中,杜拉克談的是「商業理論」,完全沒有提到「商業模式」四個字(畢竟當年這詞兒還沒真正走紅嘛),但是,字裡行間的意義,都圍繞著現在大家掛在嘴邊的商業模式概念。

從杜拉克的觀點來說,商業模式就是一連串有關「為什麼人家要付你錢?」的假設,而這些假設從「市場(markets)」關懷出發,包含辨識消費者以及競爭者,以及這些人的價值和行為。

「它們是科技及其趨勢動態,是一間公司的長處和弱點。」杜拉克說。

你想過沒有,為什麼消費者要花錢買你的產品/服務?

而在這十年,由於新創產業崛起,創新、創意、創業意識形態風行,能夠一次搞定組織、市場、成本的「商業模式」因而爆紅;關於這個詞的解釋,於是也衍生許多不同說法。

有人認為,商業模式就是你的獲利模式;有人說,商業模式就是你的生存本事;也有人說,商業模式,就是一間公司創造、傳遞、及獲取價值的手段工具。這些話都只講了前面一半;只講了概念,而沒有講做法。是的,公司要獲利才能生存,但問題是,你要如何獲利呢?

到底應該要怎麼做?

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...

直到「商業模式畫布」(Business Model Canvas)出現

直到商業模式畫布(Business Model Canvas)出現,大家才比較有具體的著力點。

由《從零到1》的作者Osterwalder提出這套方法,對許多只聽過名詞不知道內涵、或想建立商業模式卻不知從何下手的創業者/公司來說,無異於是汪洋裡的一盞明燈。Osterwalder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在一張紙上,畫出九個格子,分別填入公司對應的「假設」:

  • 1) 價值主張:你提供的價值到底是什麼?滿足了市場什麼需求?解決了甚麼問題?
  • 2) 核心活動:公司交換價值最主要的活動。是製造產品?服務?
  • 3) 顧客關係:和客戶維持良好關係的方式。是一對一服務?還是組織社群?
  • 4) 核心資源:創造公司價值所需的資源。人、財務、智慧、產品...等企業資產。
  • 5) 通路渠道:和市場傳遞、交換價值的通路。是電商?實體店面?O2O?
  • 6) 關鍵夥伴:你的商業網絡,供應鏈上下流,或是策略聯盟
  • 7) 目標客層 : 你鎖定要接觸或服務的族群。不同族群有不同需求、不同策略。
  • 8) 成本結構:成本結構分析。最重要的問題是,你是成本驅動還是價值驅動?
  • 9) 收益流:你將公司創造的價值,換取現金的方式──最基礎,也最簡單的,如何收費?

這個九格畫布的中心──企業一切的起點──在於「你到底創造了什麼價值」,可以拿出來和市場交換。也就是杜拉克所說的,「為什麼人家要付你錢」。

先確定這點,再進一步研擬市場環節(畫布右半部:顧客關係、通路渠道、目標客層)、企業本身環節(畫布左半部:核心活動、核心資源、核心夥伴),以及,確立立足的根本(成本結構和收益流)。

別的地方找不到的「樂高商業模式」2.0

一般坊間使用商業模式畫布,多半是運用筆、便利貼等工具,去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,或是檢視企業現有模式,根據眼下大局變動,做出因應的修正、調整。

但很少人知道,「樂高」也可以拿來建立和調整商業模式,而且比原有的筆和便利貼,還要好用。

聽到樂高,你也眼睛一亮了嗎?是的,這就是樂高的魔力。

樂高不只賦予人單純的樂趣,它還具有無窮的商業潛力。運用國際認證「樂高認真玩」方法,進行商業模式建立/檢視/修正,不但能大幅提高討論人員的參與度(誰能抵抗樂高?),還能善用樂高積木的數量、大小、顏色、擺放的角度...將抽象的討論議題高度視覺化,更方便理解思考。

樂高積木可以將抽象議題視覺化,更容易理解討論

最厲害的是,它結合了「樂高認真玩」的所有優點──將樂高磚塊由「玩具」昇華為一種獨特的溝通「工具」,透過進入潛意識的雙手活動,讓參與的人更自在地溝通分享,解放內在能量;讓參與的組織打破慣性思考,激盪未知,創造「積極共識」。

利用樂高認真玩,持續修正商業策略

創業和經營,對管理者和對團隊夥伴來說,都是一場和時代競走的刺激冒險。如果你已經踏上這段旅程,或者正要踏上這段旅程,都要記得做好萬全準備,隨時保持機動活力。

利用樂高認真玩,無論是創新、檢視或修正商業策略,都像幫公司穿上一雙好鞋,更靈活、更敏捷,將同一行人拋在腦後,重點是--它還很好玩!

體驗樂高的商務潛力,6/28 樂高認真玩 體驗說明會 「認真玩樂高:用樂高積木凝聚團隊,打造靈活商業策略!」,活動即將額滿!
搶訂最後名額:https://goo.gl/7IeHea

馬雲:「未來30年世界變化非常快,而且會非常痛苦」 CEO必修的風險競爭學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另外一個職責,是看到未來有什么災難和麻煩。如果你能知道社會一定會出這樣的麻煩,並且你提前做好準備,就會很成功…

風險管理專家 | 孫保忠

「未來30年,整個世界的變化會超過大家的想像,」穿著常見的合身白襯衫,第一顆扣子難得敞開,領口別著麥克風的馬雲說:「未來30年,社會矛盾的經歷,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。

今年將滿53歲的馬雲,身為阿里巴巴、支付寶、淘寶創辦人,被電商店家暱稱為「馬爸爸」的他,兩天前,站在中國綠公司年會的舞台上,對著台下美、加、英、日等國大使團,以及千名中國大企業家,發表演說。

「5新」產業,掀起顛覆性的商業革命

不改變,就等死,是馬雲整場演說的宗旨。以網路為基石而發展的各種新開發,將在接下來的30年,將以各種面貌與方式,為各行各業帶來震盪、甚至顛覆性的變動。

當中有「5新」產業將對人類世界造成最強烈衝擊:

  • 1)整合線上線下的新零售
  • 2)從「標準化」過渡到「個性化」,並結合工業4.0的新製造;
  • 3)從服務20%少數大客戶,轉向服務80%廣大客戶的新金融
  • 4)行動晶片、行動作業系统(Mobile OS)方面的新技術
  • 5)當網路成為基石,雲端數據就是未來所有企業的新能源

看好機器人產業前景、兩年前挹注大筆資金入股日本軟銀的馬雲,認為未來機器人發展的方向,就是要讓機器人「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」,這麼做,「才有機會讓機器人永遠成為人的合作夥伴而不是人類的最大的對手。」

他同時直言,美國對AI的發展方向理解有誤:「如果我們自己對大腦都不了解,你讓機器去學習,我認為是有問題的。」

「未來2、30年這個世界的變化超過所有人的想像力,而且絕大部分人是很倒霉的」

雲端,大數據,AI,工業4.0,行動系統技術,還有「馬爹爹」未提及正在突飛猛進的VR/AR技術…21世紀才剛過不到20年,人類對未來30年的想像,已經超越科幻電影情節。

然而在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方便底下,是舊有商業邏輯的徹底顛覆,和越來越劇烈痛苦的產業汰換陣痛:「對你來看,如果你感到悲哀,它永遠是個麻煩,如果你覺得是個機會,它會是你不可多得的機會。」馬雲說。

一如我們多次提醒,伴隨新科技急速演進的攪擾,全球化商業環境的變動,只會越來越劇烈、越來越難以捉摸。在這樣的環境裡,誰能最快做出反應,誰就是贏家,而能最快做出反應的人,就是預先準備的人。

「未來2、30年這個世界的變化超過所有人的想像力,而且絕大部分人是很倒霉的。」馬雲在4月23日中國綠公司年會上直截了當地說。(Credit: 新浪網)

當今CEO最核心的領導力:掌握機會和利用威脅

在這波時代劇烈汰舊換新中,拒絕當「倒楣的絕大部分人」,最重要的能力,就是看見未來,提早做準備。風險既是威脅,也會是機會。今天任何一家公司的CEO,他掌握危機的能力,將是左右企業未來是向上躍昇、還是向下沉淪的關鍵。

「我覺得,做CEO主要是兩件事,一是看未來的機會,二是看未來的災難。絕大部分的老闆,如果看不到未來的機會,沒辦法激勵你的員工;另外一個職責,是看到未來有什么災難和麻煩。如果你能知道社會一定會出這樣的麻煩,並且你提前做好準備,就會很成功。」

馬雲這番話,非常貼近風險管理的概念,在此提供給所有老闆們參考:「當全體員工以及所有的人都開始提心吊膽,都對未來沒有信心的時候,你必須看到希望所在;所有的人都在唱響未來的時候,你必須看到災難所在...」

馬雲解釋:「(因為)任何一個災難和麻煩,都有可能,是巨大的機會。

 

校園安全國際注目度升高...暗藏危機的台灣國中小校園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台灣的小朋友一天有超過六、七個小時待在學校裡,校園環境,是他們成長、生活、呼吸的場所,校園環境安全至關重要…

安全管理專家|孫保忠 Steven

是時候,所有關心小朋友安全的家長或老師,仔細思考孩子在校園面臨安全威脅的可能性,以及校園防範機制了。

從北投小二女童在校內廁所遭到割喉殺害,到剛屆滿一年的內湖小燈泡事件,台灣公共安全和校園安全,近年頻頻亮起紅燈,這些新聞對社會大眾來說尚於心不忍,更何況是孩子的父母?

我自己就是兩個國小小朋友的爸爸。這些小朋友受害的社會新聞,帶給我的衝擊,不亞於任何父母親──事實上,殺害北投女童的龔姓殺人犯,在那天早上,原本是想闖入西湖國小行兇,蹲在170公分高的圍牆牆墩上,鬼鬼祟祟探頭探腦時,被小朋友和家長發現,才慌忙離開去尋找其它下手對象。

看到這則新聞,任何身為父母的人都會不禁想:如果當時缺少了這位格外留心、具有「安全意識」的家長,事件的後續發展如何?被害人是否就是西湖的小朋友了?就像嫌犯說女童「她倒楣遇到我」?接下來,可不可能他在隱密處犯案、無人發現,因而有2-3個孩子受害?

監視器、保全人員…這些表面安全,並不是真的安全

於是,我開始留心研究調查台灣中小學校園的安全管理。

現在台灣校園普遍都有監視設備、保全人員(雖然其中少數可能是保全爺爺),一般父母親如果沒有仔細觀察和思考,可能認為有了這些東西,孩子的安全就可以放心了,但從我的安全管理經驗來說,這些設備和人員,如果沒有搭配正確的觀念、定期的巡檢,是無法發揮任何防備效果的。有幾個原因:

  • 「存在」不表示「能用」

只要是機器,都需要保養、維護、更新,可惜的是雖然很多學校都有編預算買安全設備,卻沒有編預算進行維護。所以,往往在保固期過了、設備出狀況時,學校方沒有進行更換,甚至根本沒有察覺──比方說,雖然你可以在螢幕上看到監視畫面,但是硬碟早已失去儲存的功能,萬一事件發生,根本無法提供任何證明資料。

  • 有監視「設備」不代表有人「監視」

更多的問題,不是硬體的不足,而是來自人的管理。監視設備在安全管理中的功能,通常是偏向事發後的釐清處置,至於「當下發生」或「即將發生」的安全危機,是否能夠及時制止,必須倚靠監看人員、巡邏人員的配合。然而,學校是相對來說比較安逸的環境,通常不會有大事,監看設備畫面的保全人員,只要一不小心,就會處於放空或是忽略的狀態。恐怕假如真有人在畫面中行兇,只要畫面占比不要太大,都無人覺察。

學校是個相對安全的環境,安全管理仍舊不容許片刻鬆懈。(Photo: ajari_flickr)

  • 因為「不方便」而關閉設備:

為了培養小朋友開放、健全的身心,前一陣子台灣很流行低圍欄或沒有圍欄的「開放校園」。而有些開放校園雖然設置了電子圍籬設備,但可能經常有小狗小貓們穿越,誤觸警鈴,導致鈴聲大響、勞師動眾,後來覺得徒增行政困擾,便把警報器關閉,不只經費付諸流水,更把孩童的安全暴露於危險之中。

這些問題共通的根本原因,其實是我一直不厭其煩強調的:”Awareness”的重要性。真正要落實一個安全的環境,除了設備維護,流程與機制的設計執行,和保全人員辨識危機的能力,更有賴校園所有成員的安全意識與警覺心,就像西湖國小那位見義勇為的家長一樣。

孩子一天超過六個小時在學校裡:至關重要的校園安全

台灣的孩子一天待在學校至少六、七個小時起跳。(Credit: Tony Tseng_flickr)

Rockfiled安全管理公司的總裁Don Rondeau,本身也是一名知名的安全管理專家,訓練過國土安全局人員、經手處理過DC校園槍擊事件。針對校園安全問題,他曾表示,我們必須要認清,我們的孩子上課學習的環境,是非常容易受攻擊的。學校必須針對校舍加強安全措施、進行風險防治,這麼做,不代表大人要把小孩生活學習的環境變成監獄,而是要讓安全設計不干擾學生的學習,但仍能有效地保護他們。

台灣的小朋友一天有超過六、七個小時待在學校裡,校園環境,是他們成長、生活、呼吸的場所,至關重要的校園安全,必須要靠校方、專業人士、家長和小朋友,大家一起共同鞏固。

進一步了解校園環境安全風險

 

像競爭對手一樣思考,並發動攻擊:歐美企業都在用的「紅隊作業」

by 孫保忠 Steven Sun 孫保忠 Steven Sun 無迴響

美國國安局有一支菁英部隊,叫做「老虎小組(Tiger Team)」,這個部隊專門「自己人打自己人」,對美國軍隊發動無預警攻擊,以測試自家人的防衛、應變、安全管理能力...

「大多數企業根本不知道自己安全弱點在哪裡。」安全駭客Chris Nickerson說。

有一個下午,他打給美國名人圈最高調炫富的鑽石商「比佛利傑森(Jason of Beverly Hill)」,在電話裡聲稱自己是高檔生活時尚雜誌Crave 的記者,下個月要製作比佛利傑森的封面專題,要求進入比佛利傑森總部拍攝訪問。

隔天,Chris順利進入比佛利傑森公司內部,近距離訪問到比佛利傑森的CEO。

一個月後,Chris帶著兩名同夥,趁著陽光明朗的周末,在人來人往的比佛利精華地段,侵入比佛利傑森在商業大樓裡、戒備森嚴的公司總部。他們最後成功偷走了保險箱裡數百萬美元的鑽石,以及比佛利傑森所有好萊塢名人富人等客戶資料,包括銀行帳戶。Chris還大搖大擺地在CEO辦公桌上留下一張三人行竊得手後對著鏡頭大笑的拍立得照片。

但Chris並沒有被起訴。

相反地,他獲得了一筆比佛利傑森給他的豐厚酬勞。

誰來告訴我,應該怎麼做?

這是怎麼一回事?

話說,美國國安局有一支菁英部隊,叫做「老虎小組(Tiger Team)」,這個部隊專門「自己人打自己人」,對美國軍隊發動無預警攻擊,以測試自家人的防衛、應變、安全管理能力。

而Chris和他的夥伴,就是民間企業的老虎小組,又稱作「紅隊(Red Team)」──他們進行的紅隊作業(Red Team Operation),是接受企業委託的安全駭侵(hacking),嘗試攻破那些自稱安全的企業大樓和系統,找出防護弱點,然後提供改進方案。

就在Chris受比佛利傑森安全主管秘密委託、佯裝記者進入比佛利傑森公司訪問CEO的那個午後,他其實帶著隱藏攝影機,將公司內的監視器位置、室內布局、甚至在訪問過程中將CEO的生日和公司內部線索,都摸得一清二楚。他甚至還利用請櫃檯小姐幫他印一份USB文件當作藉口,在比佛利傑森公司的電腦下載後門程式,破解該企業所有安全密碼。

red team, 紅隊作業, chris nickerson

在美國電視節目Tiger Team, Chris示範趴在地上爬行,躲過比佛利傑森的動作感測監視器。(Credit: Youtube截圖)

在每次入侵「成功得手」後,Chris 都會在事後製作一份安全檢討報告書,告訴企業經營者他突破保安的方式,以及應該怎麼做,才能用最低的成本、最高的效益,讓安全系統更加完備──比方說,為企業門禁卡加一個只要區區幾百塊台幣的護套,就可以避免門禁卡資料被有心人士竊取。

Chris Nickerson不只被視為安全駭客界的最後良心,他的行動,也是民間紅隊作業的始祖。

企業嚴重自我認識不足的三大原因

就像Chris說的,大多數企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安全弱點在哪裡。但之所以如此,有三大原因:

  1. 安全設施防君子,不防小人

很多企業認為裝設安全系統,就「安全」了。事實上,警報器、防盜系統等安全措施雖然是必要的,卻完全阻擋不了「積極、有計畫」的入侵。

就拿比佛利傑森的例子來說,就算企業總部布滿密密麻麻的監視器、動作感測警報器、安檢雙層門、尖端保險箱…這些安全措施,還是輕而易舉地遭到Chris破解。就如另一位紅隊專家Jayson E. Street說,一般實體的安全設施「完全阻擋不了一個決心要入侵的惡棍。」

  1. 我會中樂透,他會遭小偷:大腦認知的欺騙伎倆

人,通常不願意仔細思考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倒楣事。認知科學家Tali Sharot指出,大多數人都有「樂觀偏見(Optimism Bias)」,亦即,在「已經被告知」事實數據的情況下(例如樂透得獎機率是千萬分之一,而離婚率是1/2),大多數人仍然會高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機率,低估發生在自己身上壞事的或然率。更別提人類認知中錨定效應、驗證偏誤等認知陷阱,使得像分析師等企業人員,很可能在一開始評估時,就給出具有誤導性的數據。

  1. 沒有壞消息,是最糟的壞消息:群體盲點

一個企業主管在會議上分享了一個想法、宣布一個決策,獲得全體一致無異議通過。這時,企業主感覺棒呆了。

但他並不應該。熟悉紅隊作業的人都深知,沒有壞消息背後通常有兩種原因:其一,它意謂著企業組織文化已經成功滲透到每個員工身上,每個人用習慣的文化,習慣的邏輯,習慣的語言,進行習慣的工作。以至於沒有人有能力,跳脫思考框架,查覺到潛在的重大風險。

其二,員工不敢表達反對意見的。多數企業經營者都高估了自己給予「員工表達反對意見」的空間,或者,好像有一個匿名申訴管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殊不知此舉只是暴露──甚至加強──「無法容忍公開異見」的企業文化。哈佛商學院教授Amy Edmonson則說得一針見血:「從來沒有人因為不說話而被開除」,向上司報告可能風險,員工就必須冒著失去工作的風險。

任何層級組織內部,都有溝通盲點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Martin Dempsey回憶,他正式升任4星上將的那天,有另外一個四星上將向他道賀:「從現在開始,再也不會有人和你講真話了。」

用更強的力量反擊

沒有人可以當自己的裁判,為自己的表現評分;要求企業組織可以不靠外力自行產生有價值、有建設性的異見,更是不切實際。最理想的做法,還是請「組織外部」專業人士協助進行,校園、建築物等安全實體滲透,或是企業重要決策前的商戰模擬,讓沒有組織束縛的外部團隊,運用解放手段,和可靠的技術經驗,協助企業組織評估潛在風險。

就像美國知名大律師Dudley Malone說,「我從不曾從那些和我意見相同的人身上,學到任何東西。」為企業進行紅隊作業,讓企業經營者能夠在傷害發生前,先用「用敵人的角度思考」,學敵人的方式攻城,才能知道,怎麼把自己的牆蓋得更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