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擊的法務:為什麼企業長期合作的對象應該是法務顧問,而不是法律事務所?

進擊的法務:為什麼企業長期合作的對象應該是法務顧問,而不是法律事務所?

by Xilienz Editor

優秀法務的第一堂課:為公司創造最高利益,比贏得官司重要….

法務的工作究竟是什麼呢?成天埋首在一塵不染的辦公桌前,拿著放大鏡對滿坑滿谷的法律文件(大部分是合約)字句斟酌?老是擺著一張臭臉,把業務部明明能為公司帶進收入的案子,毫不留情地駁回?

大部分的法務,都好像門神一樣,渾身上下散發一種嚴肅寡言、難以親近的氣質,讓其他人退避三舍,中午不想找他一起吃午餐,對吧?這是因為,法務確實是門神──不,與其說是門神,不如說,是企業的「守護神」。

企業法務的守備範圍

風險有兩面,法務工作,也有積極面和守護面,一般認知中的企業法務工作,最主要是在當中的守護面。

就這方面來說,企業的法務們要負責檢視企業所有與法律有關的事務,舉凡來自四面八方的部門契約、人事行政、糾紛調解、甚至經營策略,都是企業法務的「守備範圍」。明察秋毫的法務,必須逐字逐句地檢查每個項目是否符合法規,搭配靈敏的鼻子,在看似合理無害的契約裡,嗅出暗藏的風險。

我們的圭臬是,預防甚至治療,寧可在事前多花點工夫,去防備「紙袋破掉」的可能性,也不願在紙袋破掉以後,再浪費時間去收拾滿地原本可以避開的風險,白白花費人力和成本。

訴訟:守備範圍的最後一道防線

最不樂見的「紙袋破掉」情況之一,就是訴訟。一般來說,大部分的訴訟案件會由企業委託給外部律師事務所,但我遇過部分企業法務還肩負打訴訟的任務──嚴格來說,「訴訟」仍算在法務的「守護」範圍,所以這其實有它的道理。

但不可否認的是,訴訟確實是一個耗時耗腦的漫長過程,外部的法律事務所,因業務緣故,經常接觸各式訴訟案件,浸淫日久,熟能生巧,因此,在訴訟蒐證等方面的功力非常深厚。此外,就可運用時間、人力資源、案件經驗和訴訟技巧來說,外部的法律事務所條件都會比內部企業法務要好。

但訴訟畢竟是法務守備範圍中的最後一道防線,是在做好萬般防護措施但紙袋仍不幸破掉後,將麻煩減至最低的緊急手段。除了少數專門靠興訟獲利的不良示範,訴訟通常是一般企業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,才會採取的選擇。這也是為什麼,企業應該「長期合作」的對象,是法務顧問,而不是法律事務所。

優秀法務都深諳「官司輸贏一時,企業利益一世」這個道理。

法律事務所無法給你的:進擊的企業法務

那麼,企業法務的積極工作包括有哪些?我認為最主要有三點:

  • 教育訓練,積極糾錯
    最基本的工作,是定期在企業內部進行培訓,主動加強員工法律觀念。HR、業務、行銷…等第一線人員,最好平時都具備基本的法律概念,以免在節奏飛快的商務日常運作中,無意間鑄下難以收拾的錯誤。
  • 風險有兩面性,法務也是
    法務在看似合理無害的契約裡,嗅出暗藏的風險,同時也要在看似中立的法律中,嗅出商業契機,和業務行銷團隊合作出擊,為企業主動創造利益。
  • 「我們是律師,同時也是生意人」
    一個進擊的法務,必須瞭解公司整體營運、產品業務、產業環境和公司願景,法律知識則是他用來協助企業達成合理目的,「具有強制力」的工具。

總言之,優秀法務的第一堂課是:為公司創造最高利益,比贏得官司重要。如何運用法律讓交易合作更順暢,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,才是法務存在的意義。企業法務不只是「守護神」,他應該是經營、決策的一部份,也就是我所謂的「進擊的法務」。

因為一個客服口誤…害企業賠上百萬

誰需要法務顧問?嗯,微型企業一開始也許不會遇到太多有關法規法令遵循的問題,但跟著公司成長,一旦企業成長到中小階段,開始有合作契約單位、中介機構,甚至開始政府部門交涉時,就迫切需要一個受過專業法律思維訓練、通曉專法的法務/法遵。

另外,一般to C的商家(尤其是倚賴網路等非傳統通路的電商),業務流程、合約簽訂和員工平時應對,是否都具備基本觀念、符合商業法規,其實非常、非常重要。但大多數企業沒有發現這點。為什麼?因為「紙袋破掉」的例子目前還不多,但這種案例,通常都是「不破則已,一破驚人」,我就親手見過因為客服一個小口誤,引發消費者糾紛,使公司賠上百萬的慘痛案例。

如果一時之間還無法負荷一名in house法務,不妨考慮和法務顧問合作。先為內部員工進行定期培訓,做好防範第一步。法務顧問還可以依照需求,提供契約、糾紛處理、法律風險診斷等個人化服務,是面臨到法務需求但尚力有未逮的企業主,一個十分合理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