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我都關注的晶華樓梯事件: 兩次跌跤,給企業的公關與安全雙重警示

你我都關注的晶華樓梯事件: 兩次跌跤,給企業的公關與安全雙重警示

by 黃逸卿 Echo Huang

大飯店的消費客訴事件可說是家常便飯,處理上也必定有一套機制,但鬧出人命這檔事,就不是平常能夠在公關危機處理上來「練兵」的了…

今年初,有兩個台灣政商大人物,在晶華酒店的樓梯摔倒了。

先是一月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跌倒傷及頭部不幸身故,引發的社會風波未平,兩個月後,高齡85歲的前行政院長唐飛,也摔了一跤,急送三總進行左肩手術。

其實,這兩起連續事件,對所有的企業主來說,不啻為一個警示。這次我們從公關危機處理,和安全管理兩個角度來談這起事件,希望從專業知識的角度,提供借鑒,避免同樣憾事發生。

媒體關係經營專家黃逸卿:公關危機處理,謹慎要再謹慎

在辜成允摔傷後的第一時間,根據媒體報導,晶華酒店的公關人員一律不接電話、不公開對外發言,在辜先生不幸辭世之後,於飯店大門廣場前降下半旗致哀。整體公關危機處理,在新聞上的呈現上,沒有太大問題。

問題比較大的是兩個月後,前行政院長唐飛同樣在酒店跌倒,晶華第一時間發布的新聞稿內容,就讓不少媒體、公關業界人士「傻眼」。

  • 事件距離太近,應對措手不及

由於唐飛跌倒意外消息,是在已經離開醫院後才曝光,晶華酒店儘管有致電表示關懷,但新聞稿的重點,卻放在解釋唐飛跌倒的樓梯「和辜成允跌倒的是不同樓梯」,還強調唐飛摔倒後自行起身自稱沒事,未免少了一點人情溫度,也讓人不禁疑惑短時間內再度發生類似意外,晶華的應對是否有些措手不及?

新聞一出,一連串網友又開始質疑「這家店到底有多少個容易讓人跌倒的樓梯?」「唐飛是軍人出身,再痛當然強撐著說沒事!」「以前安檢都怎麼過?」甚至還有不少網友表示曾經差點在晶華的樓梯摔倒,可能在事發之前就已經有其他客人在樓梯摔倒,只是都不是名人罷了。

大飯店的消費客訴事件可說是家常便飯,處理上也必定有一套機制,但鬧出人命這檔事,就不是平常能夠在公關危機處理上來「練兵」的了,因此,平日的警覺性與教育訓練,就顯現出重要性。

  • 更妥切的反省、應對之道

以辜先生的不幸事件來看,事發後,內部第一時間就要立刻進行檢討,以後類似事件的處理。公關的警覺性若高一些,就會發現已經不只一次有顧客在飯店樓梯跌倒,甚至也有過類似的客訴,是否該跨部門來個檢討會報?如果有,相信唐飛前院長接著發生跌倒事件時,以晶華酒店的公關經驗和能力,應能處理得更漂亮。此外,如果新聞稿首先表達對跌倒者的關心,然後表示飯店會盡全力協助後續事宜,最後再重申飯店極度重視客戶安全的自我反省,以及後續的實質改進之道,這樣的回應將會妥切得多。

這陣子晶華頻繁「出包」,兩起樓梯事件之間還穿插香奈兒機房失火,內部公關也是難為,只能說要謹慎再謹慎。企業成長的路上,問題事件難免,但事件的後續處理,都顯示企業面對公關危機時,必須謹慎再謹慎。尤其當企業客流很大一部份是社會中高階層時,這些不夠周全的應對,都會在客層間傳開,對企業形象乃至實質價值造成傷害。

晶華的股價在1.23往下掉,之後雖回升,卻在祝融之災、唐飛跌倒後,一路跌到10年新低。

安全管理專家孫保忠:那些企業主不可輕忽的"Near Miss"

有人跌倒身亡,不消說,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,但這個事件最扼腕的是,從安全管理(safety)的角度來說,這個錯其實是能夠避免的。

  • Near Miss:差點鑄下的大錯遲早成真

雖然我自己沒有去過晶華,但在事件發生後,不少身邊朋友和網友都直呼以前差點在晶華樓梯跌倒,我認為,這些聲音早就應該被晶華聽見、並採取行動了。

因為這些聲音,就是安全管理中的"Near Miss"──「差點發生的錯誤」

服務生差點打翻熱湯,主管差點簽錯合約,貨物差點掉落(但因為運氣好活其它原因而沒有發生),都叫”near miss”。這個安全管理的概念,簡單來說是「夜路走多就會碰到鬼」,只要累積一定數量的「差點」跌倒,總有一天,就會有人「真的」跌倒,只要有人會跌倒,總有一天,就會出現一次「嚴重」跌倒。

要如何防止Near Miss「升級」?坦白說,任何一個工作場域(特別是工廠、廚房、碼頭…等高危險性的操作環境),都不可能只靠安全管理主任、建築法規、甚或ISO標準就足以防堵所有潛在危險,需要在裏頭工作的每一個人,有意識地去阻止傷害繼續擴大。

在日常營運的條件下,針對near miss改進可以採取的最簡單方式是風險評估矩陣:平日積極收集near miss事件或其它投訴問題,每3個月製作摘要,召開安全會議,依照各起事件的嚴重性和發生頻率,去評估危險等級。最後,對每個事件列出待改進項目、行動方案,以及時程和追蹤結果。

晶華酒店,安全管理,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跌倒,唐飛跌倒

  • 回報獎勵機制:收集第一現場的最真實回報

那為什麼,即使有這麼多人都說他差點在晶華樓梯跌倒,都不見晶華有所改善呢?一個可能是晶華的安全部門知道這件事情,但沒有採取相關措施;另一個可能,是晶華的安全部門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。

我希望是第二種。也因此,企業主們,請建立near miss回報的「獎勵機制」吧!假如你參加C-TPAT驗證,美國海關一定會問你:要是有員工或客戶抱怨near miss事件,你會給他什麼獎勵?如果你並沒有設計獎勵制度,將有損C-TPAT評估結果──因為你沒有提供利益動機,就不會有踴躍回報,那麼,就不會有最接近真實第一現場的資料,你的企業安全,就勢必蒙受間接傷害。

俗話說,Shame on me if you fool me twice,這次晶華樓梯事件,並不是單一事件,也不是單純的「運氣差」、員工集體拜個拜就可以解決,當中軟硬技術環節、安全和公關觀念,都顯示企業平時的風險經營,以及專業知識的重要。

 

 

晶華酒店年初事件時間整理:

01.21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跌倒,腦後著地,送醫急救不治。

02.25 地下一樓香奈兒機房火警,整棟疏散,無人傷亡。

03.22 晚間前行政院長唐飛失足跌倒,左肩著地,送醫術後出院。

黃逸卿 Echo Huang

黃逸卿(Echo)是知名新聞主播與記者,在媒體圈蓄積十多年的媒體經營能量。曾和醫院、大專院校、公部門甚至國安單位合作,培訓組織媒體策略人員。從主播台卸任後,Echo主導台灣藍鵲茶媒體操作,和家樂福等大型企業進行品牌媒合,還用「0」行銷經費,讓品牌故事透過TVBS、中天、大愛、新加坡國營電視台等媒體曝光,在2016年達成台幣250,000元的網路募資金額。

黃逸卿(Echo)是知名新聞主播與記者,在媒體圈蓄積十多年的媒體經營能量。曾和醫院、大專院校、公部門甚至國安單位合作,培訓組織媒體策略人員。從主播台卸任後,Echo主導台灣藍鵲茶媒體操作,和家樂福等大型企業進行品牌媒合,還用「0」行銷經費,讓品牌故事透過TVBS、中天、大愛、新加坡國營電視台等媒體曝光,在2016年達成台幣250,000元的網路募資金額。